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鬼谷子白话文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诸子百家 > 鬼谷子白话文 >

第二 反应 3

【原文】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①。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②,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①“常持”句:用一种钓语的方式诱使对方入网,对方有所觉察便会加以防备不再说话,以致无法获取实情,这时要改变策略,变换说法。驱,驱使。

②重之袭之,反之覆之:指谋划再三,没有疏漏,才能万无一失。陶弘景注:“己反往以求彼,彼必覆来而就职,则奇策必申,故言有象比,则口无择言,故可定邦家之基矣。谓象比之言,既可以定基。然后重之、袭之、反覆之,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译文】

如果常用一种钓人之网去诱使对方,对方就会有所觉察,而拒绝回应或者说一些话,不合类比的规范,这时就要改变方法。用形象化的手法触动对方,使言辞暗合对方内心的想法,以此获知对方实情,进而将其控制。返过去考察对方,对方就会作出回应,所说的话有了轮廓,事理就可以比较类推了,进而能够确定其根本。一来二去,反反复复,再三详审,不容谬错,灵活使用这种方法,就能辩说得当。圣人用不同的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获皆为实情,不会有疑惑。

推荐阅读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孔子家语> 论语别裁> 鬼谷子>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