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成语典故大全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成语典故大全 >

白面书生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着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

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这个想法后,便极力阻止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

沈庆之不停地劝文帝,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于是,文帝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

沈庆之无奈地对文帝说:“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段话的意思是:“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奴夫,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仗怎么可能会打成功呢?”文帝听了大笑,但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谏言。这位皇帝佬儿还狠狠地放话出来:“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

文帝当然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终打了个大败仗回来!

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宋书·沈庆之传》

【求解驿站】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

【活学活用】别看他文绉绉的一副~模样,与犯罪分子较量时可是勇猛非凡。

【妙语点拨】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即便是沈庆之这个当臣子的如何口进良言,如何情真意切,如何运用类比对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也充耳不闻。最终,战事落得个惨败而归的下场。看吧,这就是自以为是注定的悲情结局。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异于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需要理性地对待之,分辨之。“偏听则暗,全听则明”,我们的耳朵需要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www.360changshi.com

【近义】文弱书生

【反义】识途老马

相关内容

乘风破浪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分道扬镳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故事及成语解释> 先斩后奏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一箭双雕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