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道德经直译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诸子百家 > 道德经直译 >

三十八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直译】

高级的修养( 上德)不求有所得,所以就有所得。(有德)低级的修养(下德)不放弃求有所得,所以无德。最好的修养是无为,一切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去作,而没有什么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所以说无以为。低级的修养是为之,(无为的反面)认为有人为的措施是必要的,所以是有以为。

最好的仁术是为之,而无以为。最好的义行是为之,而有以为。最好的礼制也是为之,但结果都是没有用的,(莫之应)就应伸手把它扔掉。

由于不执行道,(按自然法则办事)才有了德,失了德才有了仁,失了仁才有了义,失了义才有了礼。所谓礼是由于人心不够忠厚,社会开始混乱而制定出来的。

以前的智者不认识道的神实质,而去追求一些表面现象,(华)这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采取忠厚实际的道,(厚)而不采取虚华的仁和礼。(薄)因此才扔掉(去)它,(彼)而采取道。(此)

推荐阅读

庄子讲记> 话说中庸>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直译> 道德经解读> 鬼谷子白话文> 中庸白话文> 孔子家语> 论语别裁> 鬼谷子>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