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红楼梦新证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四大文学名著 > 红楼梦新证 >

第二节 院宇图说

宁、荣二府,以荣为主。宁府虽系长门,实为宾衬,雪芹未加细表,故亦无甚可说。独荣府之房舍院落,叙述得最为清楚明白,使人如身历其境。因他写得明白,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图样。从第三回起:

黛玉从姑苏北来,那时通大都是沿运河而北上,直到通州。“自那日弃舟登岸”,荣府来接,坐轿进城,进的当然是北京齐化门(口语俗称。正名朝门)。她一面从纱窗中看街市人烟,一面从东往西走,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入出入。

这是宁国府,在东,坐北朝南。

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走了一射之地,将转湾时便歇下。……至一垂花门前落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超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乃是荣府最西一院,贾母所居,《红楼梦》活动中心地。稍后,黛玉去拜见贾赦,

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了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

013.ht10.gif

此乃贾赦之院。在第二章第三节已然提过:这是荣府最东一院,并且隔断不通。黛玉作辞出来,重复

进入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

这一个穿堂是贾母正房之南者;凤姐处所通者则是贾母正房之北。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紧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

这方是荣府居中正院,因贾政居官,故占正室,但

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堂,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

黛玉见王夫人,又不在耳房内。丫环来请她,到“那边坐罢”,--

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谈话已毕,老太太传晚饭,

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

此处两条脂批说:

是正房后廊也。

这是正房后西界墙角门。

出界墙角门以后,

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璧,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宇。

这便是凤姐所住。

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

此处脂批云:“写得清,一丝不错。”这个穿堂,便是上文所引一批所谓“凤姐处所通则是贾母正房之北”者,而叙凤姐初出,亦说:“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那正是凤姐从她的住房进贾母后院,从后房门而入了。

至于薛家所住,则在王夫人正房之东北;第四回说:

偺们东北角⑴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闲着。

原来这梨香院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馀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又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

因此,薛、王居近,故往来方便,每日老姊妹二人一处闲谈。至此荣府地势,大致已明。全书之中,嗣后凡叙路径,无不与此相合,了如指掌。我们可以拿第六、七两回中周瑞家的所走路线为例,再加以补充贯串。第六回,刘姥姥

绕到后门上,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意物件的,闹烘烘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厮闹。

此处脂批云:“如何想来?合眼如见!”此是荣府后门上情景。一个孩子引了刘姥姥“进了后门,至一院墙边”,指明了周瑞家。于是周、刘一同拜见凤姐,

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先到了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过影壁,进了院门。

及送刘姥姥走后,来回话时,王夫人已在薛家,

便转东角门,出至东院,往梨香院来。

在此领了薛姨的命,分送宫花,看她的路线:

一时周瑞家的携花至王夫人正房后来: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了,一处挤着到不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

从此出来,次一处便往凤姐院来,

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然后,“这才往贾母这边来,穿过了穿堂”,顶头儿遇见她女儿,母女话毕,“便到黛玉中去了。”黛玉不在,已去宝玉屋内。黛玉在贾母碧纱橱内,宝玉在橱外,贾母自住套间,见第三回。上面这些,随读随参看我拙笔所拟的梗概示意图而想像之,真是“一丝不错”了。

至于宁府,我们所闻有限,无法细考,只知贾氏宗祠在“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宇”,见第五十三回。会芳园也在西边,后来翻盖大观园,便是把会芳园和荣府北边一带连接起来,梨香院等地全包括在内。第十六回说:

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

此处批云:“补明,使观者如身临足到。”

作者屡屡叙写房宇之轩峻壮丽,凡进过北京大院落的,当皆了然其势派格局。不但如此,即虽外表小门中户,进入之后,往往亦复道回廊,别有洞天。《天咫偶闻》卷十叶九说:

内城房式,异于外城。外城式近南方,庭宇湫隘。内城则院落宽阔,屋宇高宏。门或三间,或一间,巍哦华焕。二门以内,必有听事;听事后又有三门,始至上房。听事、上房之巨者,至如殿宇大。房东西必有套房,名曰耳房,左右有东西厢,必三间,亦有耳房,名曰(上“彖”下“皿”)顶。〔按即小说中的“鹿顶”,字当作盝。〕或有从二门以内,即回廊相接,直至上房,其式全仿府邸为之。内城诸宅多明代勋戚之旧,而本朝世家大族,又互相仿效,所以屋宇日华。

持此与雪芹所写对看,真所谓若合符契。

--------------------------

注:

⑴“东北角”,各脂本、戚本、蒙本等皆同,方位丝毫不差.独梦觉本、程甲本作“东南角”,谬甚,系妄改。 

推荐阅读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白话文> 三国演义白话文> 水浒传白话文> 红楼梦白话文> 金圣叹评水浒> 三国演义少儿版> 西游记少儿版>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