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宋江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水浒传人物 > 宋江 >

浴血孤城 记南宋江苏淮安保卫战

1、黑云压城城欲摧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国女真统治者为一举消灭南宋政权,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冬季攻势。这次进攻,金军几乎倾巢出动,共兵分三路。东有挞懒(完颜昌)和兀术(完颜宗岱)直下淮南,西有娄室和讹里朵(完颜宗辅)攻打陕西,中有粘罕大军进犯两湖。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大有不灭宋不回师之势。

金将兀术负责江南战场,挞懒负责淮南战场。金朝方面对他们的评价是:兀术“乏谋而粗勇”,挞懒“有谋而怯战”。

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女真人惯称“四太子”。他在灭辽的鸳鸯砾之战中,箭矢用尽,竟徒手夺取辽兵长枪,手杀八人,活捉五人而归。兀术随斡离不伐宋第一仗,就是攻取岳飞故乡汤阴县。每当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兀术最喜脱掉兜鍪,冒着骤雨般的矢石,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确是骁勇非凡。

兀术指挥的女真骑兵,都是金军精锐。金军主力都是骑兵,步兵只是担任运输、掘壕等辅助工作,作战时用以张大声势。女真骑兵惯于身穿几十斤的重甲作战,兜鍪坚固,止露双目。他们擅长连续作战,如果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锋失败后,败不至乱;可以暂时退出战斗,重整队形,再次冲锋,叫做“更进迭退”。骑兵的负荷很重,却能连续战斗几十个到上百回合,足见其坚忍的战斗力。女真骑兵的主要兵器是弓箭,他们长于弓矢远射,却短于白刃近战。

女真骑兵虽然精锐,毕竟他们是一个人口较少的落后民族,在征服辽朝后,金政府开始将大批契丹人、奚人、汉人、渤海人、回鹘人、室韦人、党项人等等都征发当兵。复杂的民族成分不仅增加兵员,也弥补了某些战术缺陷,如大规模的攻城战,先进攻城战术和复杂的攻城器械制作,显非女真人特长。这次南下,金军又调发大批河朔“南人”充“签军”。

江南战场的金军兵分两路。西路由拔离速、彀英、耶律马五指挥,在建炎三年十月,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渡江,先后蹂躏江西、湖南、湖北三路,然后北撤。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刘光世军望风逃遁,使这支偏师得以横行几千里。只是由于乡民奋起抵抗,金兵才有所忌惮。

东路是兀术亲率的主力军。十一月,金军击败宋江淮宣抚使进攻叛将李成的军队,缴获宋军大批船只。金军先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的采石渡和慈湖失利,又转攻建康西南的马家渡,渤海万户大挞不野率先登岸,击败了宋将陈淬指挥的二万军队,陈淬阵亡。长江守将杜充闻风先遁,后兀术派人劝降,他立即无耻地叛降金朝。

2、虽万千人吾往矣

面对金军南侵,南宋小朝廷束手无策,只好一味乞怜。高宗逃到杭州后,复遣京东转运判官杜时亮及修武郎宋汝为,同赴金都,申请缓兵,并再贻粘罕书,书中所陈,无一非哀求语,几令人不忍寓目。书云: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已。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快哉!(闻此书,令人作三日呕。)

南宋军队此时已完全失去指挥,涟水军镇抚使赵立探知金兵大举南下,正率兵三万,拟趋至建康勤王,中途接到杜充逃跑前下的一道命令,让他去守楚州(今江苏淮安)。赵立引军经过淮阴,正遇挞懒大军南下,蜂拥前来。侦骑飞报赵立,部下劝他逃返徐州,赵立大怒道:“回顾者斩!”他准确断明,再向前行,必与金兵大队相遇。而按宋朝募兵制惯例,军队移屯,往往家属随行;三万多人,能战之兵不足五千。赵立遂分兵掩护家属撤返徐州,自率三千余众径进与金人死斗,转战四十里,得达楚州城下。流矢射中赵立面颊,口不能言,仍用手指挥全军,如一柄利刃,直入楚州城。及入城休息,然后拔镞。挞懒也颇惮他忠勇,不敢进逼,只分兵围住。却改道掠真州,破溧水县,直至江北,与兀术遥相呼应。尽平江北宋军后,主力方回返围攻楚州。赵立率军民百计守御,金兵屡攻不下。

建炎四年三月,兀术劫掠江南后,满载卤获,兵临镇江府。四月二十五日,兀术趁无风天气,以火箭大败韩世忠的八千水军,北渡长江,沿运河水陆并进,以便把掠夺来的财物和珍宝运回北方。中途收到挞懒求援文书,言攻楚州不下,请兀术乘便夹击。兀术问来使道:“楚州城果容易攻入否?”来人道:“楚州城不甚坚固,惟守将赵立很是能耐,所以屡攻不下。”兀朮骄横地说:“我现在急欲北归,运还辎重,赵立欲许我假道,我也没工夫击他,否则就往去夹攻便了。”随写文书一封,遣使投到楚州。三日后,挞懒飞报兀术,使者已被赵立斩首,悬挂城头。

气得兀术暴跳如雷,大怒道:“甚么赵立?敢斩我使人?此仇不可不报!”随即遣还挞懒来使,并与语道:“欲破楚州,须先截他的粮道,我愿担当此任。城内无粮,不战自溃,请转告汝主帅便了。”来使领命自去。兀朮遂设南北两屯,专截楚州饷道。楚州既被挞懒围攻,又由兀朮截饷,当然危急万分,赵立虽然坚忍,也有些支持不住,不得行文告急。此时南宋枢密院事张浚在陕西大规模集结军队,兀朮一军奉命西调,只留龙虎大王突合速一军与挞懒共同负责淮南战场。

3、力尽关山未解围

此刻宋廷兵力已集,但高宗惧大将拥兵自立,不敢设专人统一指挥韩世忠、王俊、刘光世三大将的兵力,与金兵在淮东决战。签书枢密院事赵鼎先派张俊救援楚州,张俊却声称挞懒兵锋不可当,救楚州不过是“徒手搏虎,并亡无益”。两人争议再三,赵鼎上奏说:“若俊惮行,臣愿与之偕。”张俊仍拒不从命,宋廷只好改派刘光世,把岳飞、郭仲威及海州、淮阳军镇抚使李彦先等部,也都划归刘光世节制。

刘光世先后接到金字牌递来的五道高宗手诏,十九道枢密院札。按照高宗的命令:“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战,务使诸镇用命,亟解楚州之围。”可是刘光世用兵行师的惯例是本人远离战场,只派偏裨出战,算是“持重”。刘光世自己驻屯镇江府,八月二十四日,命部将王德和郦琼率轻兵渡江,到达离承州不远的邵伯,却不敢北进,而是向西北绕到离承州有重湖之隔的天长军。仅仅从行军路线上就可看出这两人毫无援楚诚意。王德谎报一些战功后,借口部属不用命,斩左军统领刘镇和裨将王阿喜,于九月间撤兵。

真心来援楚州的,只有岳飞一军。八月十五日,岳飞返回宜兴。他率本部军马于十八日出发,二十二日到达江阴军。由于传来探报,说楚州被挞懒大军围困,他急忙带轻骑渡江,直奔泰州,于二十六日到达。但全军行动极其迟缓,这仍是宋朝募兵制的恶果,一万多兵员,连同随军家属,竟有七万之众。加上江阴军渡船稀少,直到九月九日,全军才进入泰州,历时半月多。

九月九日,岳飞命部将张宪留守泰州,自己挥师出征,进驻承州以东几十里的三墩。当时,王德已收兵回镇江府,王林和郭仲威都“敛兵自保”。李彦先曾率部进抵楚州三阳县北神镇,却被金军扼制于淮河中。岳飞甚至连李彦先也无法声援,他手下只有几千孤军,屯扎在敌人大寨附近。

岳飞接连向刘光世发出两道公牍,申诉自己的困难处境:“孤军委实难以支吾”,“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欲望钧慈捐一二千之众,假十余日之粮,令飞得激劝士卒,径赴贼垒,解二州之围”。他不抱刘光世率几万大军渡江北上的奢望,但是,连这最低限度的要求也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尽管势孤力穷,岳飞仍然激励士卒,殊死苦斗,向金军出击,三战三捷。前后活捉了七十多名金军将士。敌将高太保等几十人被俘后处死,其余阿主里孛堇等二十余人被押往后方。

4、孤城落日斗兵稀

楚州的困境不可能因这点微薄的援助而有所改善。赵立依然昼夜防守,未尝灰心。金将挞懒料他援绝粮穷,调集重兵四面日夜猛攻。赵立下令拆掉城内沿墙废屋,将砖瓦石块运上城头,在原地掘一道深沟,燃起火来,城上广募壮士,人人手持长矛钩镰枪守着,当金兵缘梯登城时,立即用长钩钩入,投掷火中,金军被烧死无数。挞懒又精选了一批死士,开凿地道,企图穴城而入,偷袭楚州。不料赵立早有准备,沿城挖掘重堑。金军方入,全被捉住,一一枭首,用长竿挑出城头。惹得挞懒性起,誓破此城,遂命从后方运到大批七梢、九梢等飞炮,向城轰击炮石横空,铺天盖地,多处城墙被击坍塌。赵立率楚州军民随缺随补,仍然无隙可乘。

又相持数日,赵立闻得东城炮声隆隆,急上磴道,督兵防守,不料一块大石飞来,不偏不倚,正中赵立头部。赵立血流满面,尚是站着,左右忙去救他,赵立慨然道:“我终不能为国灭贼矣。”言讫而逝,惟身仍未倒。不愧其名。左右将士抬下城中,与他殓葬。金兵尚疑赵立诈死,无人敢登城,守兵亦感赵立忠勇,仍然照旧守御。赵立,徐州人,性强毅,素不知书,忠义出自天性。恨金人切骨,所俘金人,立刻处死,未尝献馘计功。及死事后,为高宗所闻,追赠奉国节度使,赐谥忠烈。

九月下旬,楚州城墙终于被金军攻破,金兵冲进楚州城。楚州军民依照赵立生前的布置,在每个巷口都设立砖垒,扶伤巷战,使金军又付出了几千人的伤亡代价。城中火光烛天,有的妇女甚至抓着金兵,一起沉于河中。一些号称“千人敌”的民兵首领,如万五、石崎、蔚亨等,趁金兵入城中的混乱,奋勇突围而出。

自金军南侵以来,宋朝很多军民展开了坚决守卫乡土的斗争。楚州之战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场英勇悲壮的守卫战,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宋江> 李逵>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孙二娘> 扈三娘> 卢俊义> 燕青> 吴用>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