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司马炎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司马炎 >

解密:晋武帝的皇后是如何控制住丈夫司马炎?

五十五岁的司马炎,崩于含章殿。应该说,他是带着无限遗憾逝去的——接班人不如意,托孤人不如意,儿子的枕边人更是个怪咖,而他竟然都没解决好!这许许多多的遗憾,注定了百战得来的一统江山,如泡沫,在冷风中摇曳。

公元280年(天纪四年)的“劳动节”,孙皓先生决定不再“劳动”了,于是乎三国归晋,司马炎一时神武,得了个晋武帝的名头。遗憾的是,这位有着“超世之才”的皇帝,在老婆面前,却常常表现出庸才的特质。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西晋王朝甫建政,便危机四伏。

司马炎的娇妻,芳名杨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其祖先在东汉时期也是相当牛气的,四世三公,堪比袁绍。她的父亲杨文宗,在曹魏担任过通事郎,即后世的中书侍郎,官儿不大不小,可惜早卒。所以,杨艳打小就跟林黛玉似的,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条件不错,再加上高人帮忙,“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想不出名都难。司马昭听说老杨家有这么个优秀的女娃子,就赶紧下了聘礼,娶回来给儿子当老婆。

史书记载司马炎的嫔妃多达万人以至羊车择寝云云,其实都是后话,至少在杨艳活着的时候,他还不敢那么放肆。倒不是因为妻管严,而是他太喜欢杨艳了,“甚被宠遇”,共同孕育过六个子女。杨艳去世前已然三十七岁,还能“枕帝膝”,从容安排继立皇后人选,这份恩爱,在历史上显然不多见。以此来看,司马炎爱江山更爱美人,被娇妻套牢,也就不奇怪了。

杨艳的大儿子司马轨早夭,二儿子司马衷,泰始三年做了皇太子,时年九岁。后来年龄渐长,司马衷非但不爱学习,智商似乎还有些问题,当然未必就是傻。司马炎开始担心了,偌大的王朝交给他打理,能胜任吗?就跟杨艳私下里商量,要不行,咱换个太子呗,“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杨艳断然反对,她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怎么理解杨艳的话呢?

我个人以为这属于讲政治而不讲道理。“立嫡以长不以贤”,确是古代宗法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司马衷的问题,恐怕绝非贤不贤的问题,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还有“官私蛤蟆”的笑话,都说明他不是个正常人。凡事一讲政治,理由立马高大上,道理不道理的也就不重要了,司马炎只好闭嘴。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太子妃就成了优质股,谁投资,谁受益。于是家有千金的都蠢蠢欲动,司空贾充的老婆不惜重金行贿杨艳,“求以女为太子妃”。她的钱没有白花,等到有司公议太子妃人选时,晋武帝认为尚书令卫瓘的女儿最合适,杨艳出来表态了,“盛称贾后有淑德”,暗地里还邀请太子太傅荀顗等人帮着站台。“专家”一忽悠,司马炎又中招,“上乃听之”。

此处,杨艳属于“睁着眼睛说瞎话”,全是贿赂闹的。贾南风有淑德?那不是开玩笑嘛!当时司马炎就说“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可见做了详细调查,然而“元后固请”,岂非有意套牢?我个人总结杨艳此举为“自私自利到极致”,她的心里只有自己,儿子的幸福,丈夫的社稷,她全然不顾,西晋王朝终将因为她的自私而付出惨痛代价。

泰始十年(274年),杨艳病重,“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毋庸讳言,此又一套也。表面看是给太子选监护人,给丈夫推荐美人儿,杨芷确实很美,史称“美映椒房”;但是骨子里,不过是她延续衣钵之手段罢了,利用堂妹进一步为老杨家谋利益,套牢司马炎。

有史为证,一,杨芷的父亲杨骏,叔父杨珧、杨济,都因为杨芷的上位而迅速显达,“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其二,贾南风亲手杀死怀有司马衷孩子的宫女,司马炎闻之恨其入骨,要将她打入冷宫。杨芷极力反对:“贾妃的父亲有大功于社稷,应该法外开恩,数代不计较才对,不能因为一个过错就掩盖她的大德不是。”还大德呢,口吻一如其堂姐。

由于被娇妻套牢,司马炎晚年几乎无法履政,形同软禁,诏书常常不能有效下达,局面不可挽回。太熙元年(290年)五月,五十五岁的司马炎,崩于含章殿。应该说,他是带着无限遗憾逝去的——接班人不如意,托孤人不如意,儿子的枕边人更是个怪咖,而他竟然都没解决好!这许许多多的遗憾,注定了百战得来的一统江山,如泡沫,在冷风中摇曳。

相关内容

晋武帝为什么让司马衷继承皇位 司马衷是不是> 司马炎因什么成为晋国继承人 手长过膝而胜出> 助司马炎一统天下的三位名将:羊祜 王濬 杜预> 晋武帝为何纵容手下奢靡:要群臣一齐玩物丧志> 晋朝轶事:从司马炎羊车猎艳到司马邺坐羊车投> 八王之乱谁才是罪魁祸首?是司马炎还是司马攸> 中国史上第一个“小秘”靠什么傍上晋武帝>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