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真实鬼故事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真实鬼故事 >

帮凶(2)

2、徐丽媛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惯驱使,就像我总是在夜里因思念弟弟而独自泪流,总是在闲下来的时候思念远方的父母。订报纸也是这样一种惯,即便我每天跑在城市新闻的第一线,时刻出现在最有新闻亮点的时事现场。

这个惯让我认识了徐丽媛。

也是在一年前,我跑那个竞选新闻期间发生的事。

我因工作太忙,忘记了去报社官网订阅年报,她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摁响了我家的门铃,问我要不要订下一年的《海默晚报》。

我给以她肯定的回复,她便要我开门给她,说她带着报社派送中心的收据,马上就可以在她手里完成这笔易。多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有机会接触了太多类似登门服务的诈骗陷阱,这些来历不明的骗子经常使独居朴实的老人深受蒙骗损失财产。

我告知她我会在网上订阅,坚决没放她进屋。

她跟我磨叽了很久,说她的确是派送中心的正式员工,这一带的报纸订阅工作都由她负责,多签一份单月薪可以提成十块钱,而我无论在哪里订阅都是一样的价格。

看得出来她很看重这十块钱,但是我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没放她进来。

当时她给我的印象蛮深,很浓重的南方口音,语速极快像是唱歌,但句句清晰嗓音圆润。

几个月后我恢复了念大学时的兴趣,迷恋上了阅读,我疯狂地在网上订购各种书籍,医学类、法医学类、悬疑小说、高科技方面的科普工具书,还有一些医疗器械。我妄图把自己沉浸在一种险狡诈的氛围中,远离日常生活的环境,分离出另一个与目前的状态和本质完全不同的自己。

第一次收到邮包时,快递员的声音就让我觉得熟悉,她礼貌地对着话筒说:“你好!请问是景新家吗?你的邮包到了!”我开门签收了邮包,那一次的书较多,分量很重。第二次快递员在话筒里说:“你好!你的邮包到了!”我签收之后对她报以微笑,发现跟上次送快递的是同一个人;第三次,她直接说:“你的邮包到了!”这一次她不仅给了我一个沉甸甸的邮包,还递过来一份报纸。联想到那个嗓音,我才恍然大悟,“你就是上次让我订报纸的那个人吧!”book.sbkk8.coM

她微笑着点点头:“嗯。我主要就是送报纸,也包快递。”

我这才认真打量起她来:大约三十几岁的样子,瘦瘦的身板,个儿不算高,身穿一套报印中心的红马甲和略肥的白短裤,一顶红色遮帽将那张力充沛的脸覆盖在影下,灰尘和汗水浸渍过的皮肤纹理显得很粗糙。

她微笑地看着我,并未对上次我拒绝订报的事情说什么,她的态度令人安心,我深知这关系到她的饭碗。

从那以后我们又见过几次面,每次我们都相互点头示意,我有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我们已经是很熟悉的朋友,但却对彼此一概不知。

终于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正午,她跑颠颠走上楼梯,我隔着家门的防盗网看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边走边喝,还感叹天气的炎热。

我打开门,接过邮包和报纸并随口问她:“忙不忙啊?这会儿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呢!”

“你是最后一份了,剩下的还在中心分类,要晚上四五点再出工。”她回答得干脆利落。

这次我请她进了门,并给她倒了杯橘子冰水,她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受若惊的表情。

“这么忙,一个月可以赚多少?”我关心地问她。

“两千多一点,快件多或赶上订报季,提成也有点。”她喝了口橘子水,略带感激地看着我,然后浏览了下我的房间,“你是大学生吧,总买那么多书看!一看就是文化人,那么大一个书架!”book.sbkk8.cOm

我不想暴露过多自己的信息,只点点头:“你说这一带的报纸都是你送,也包括市政府小区吧?”

“是啊,我每天早晨四点半就派件了,市政小区有些退休老人一大清早就站在楼下等报纸。”她十分朴实,至此我只能用“朴实”这个词形容她给我的印象。

“两千块不多啊,要养孩子的吧。”有一些情况我需要深入了解。

“两个孩子在县里上初中,住宿那种,老家是农村的。只要他们肯学,我拼了命也要供两个大学生出来!”

“南方农村的?”

“嗯。”

我始终饱含着一种关切的目光,多年的采访经验让我熟谙面对怎样的人需要怎样的态度和口吻。

“自己一个人在这边生活?”

“这边工作好找,我们那边体力活工资实在太低。他爸身体不好,北方冬天太冷,他干不来。”

“家住哪儿?离派送中心近不近?你这活儿真是挺辛苦。”

“幸福家园那头。”她挠挠头发,有点无奈道,“也没办法。”

幸福家园是海默市边缘地带的一个棚户区,楼房密度极大,却没有高过三层的,真正的当地人都已搬离那里,把房子租给一些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小户型,只有上水没下水,更别提暖气跟煤气,地处边缘也没什么开发价值,那儿就是贫穷落后的代表。

“平时看不看报、关心个新闻什么的?”

她愣了一下,似不知这话从何问起,“别看我是送报的,可我从来不看文字的东西;家里有台低价买的二手彩电,但是没天线,我买DVD看,韩剧什么的。”

我点点头,最终敲定了她在我计划中的地位:她需要钱;人看起来还算机灵;一个人住,这城市里没有朋友,邻居也都是每天为生计忙碌无暇顾及他人的小蜜蜂;她不关注新闻;名字也过于普通:徐丽媛,某个不入流的校园网叫这个名字的就有八十几人。

她是一个条件上佳的帮凶。

相关内容

午夜洗头人> 地市> 刺猬的复仇> 油炸千子> 染血的碧玉蟾> 猫魂人阿炳> 绝世鬼王> 听话蛇> 约会不能去小树林> 奇怪的电话>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