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伤寒论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伤寒论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陰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

厥陰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陰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陰为三陰之尽,盖陰之初尽,即陽之初生,且与少陽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陰陽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陰病也大多寒热错杂。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陰陽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陰陽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

厥陰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

厥陰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陰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陰病见陽脉者生,陽病见陰脉者死”的记载。意思是说,凡陰病见到陽脉,为陰消陽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凡陽病见到陰脉,为陽退陰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厥陰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陰病见到陽脉,象征陽渐来复,陰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陰邪尚盛,陽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三陰病的脉象,大多是沉迟细弱,假使转现微浮,乃是正气胜邪,陽气来复的征兆,所以为欲愈之候。但临还须综合全部症候来进行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

厥陰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①。

【注释】

①从丑至卯上:丑、寅、卯三个时辰,约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译文】

厥陰病即将解除的时间,一般在夜间二时至早晨六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的欲解时间。

丑至卯,即丑、寅、卯三个时辰,较少陽陽升之时只前一个时辰。厥陰中见少陽,与少陽相表里。此时厥陰得陽气相助,故其病欲解于陰尽陽生之时。

【原文】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①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注释】

①彻:治疗。

【译文】

伤寒,脉迟,病经六七日,而反用黄芩汤除其热。脉迟本属寒症,现在用黄芩汤再除其热,腹中会更加寒冷,按理应当不能饮食,现在反而能食的,这种症候名为除中,预后必然不好。

【评析】

本条讲寒症误用寒药,致成除中症。

【原文】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①。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注释】

①其喉为痹:咽部肿痛闭塞。

【译文】

外感病,先见四肢厥冷而又腹泻,以后转为发热的,是陽复陰退,其腹泻一定会自然停止。若发热反见汗出、咽喉红肿疼痛的,是陽复太过、邪热上迫,则会产生喉痹的变症。若发热无汗、腹泻不止的,是陽复太过、邪热下迫,就会出现下利脓血的变症。若出现下利脓血,则不会发生喉痹。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的两种病变转归。

伤寒在厥逆的时候,每伴有腹泻,这是陽虚气陷,陰寒内盛的缘故。及至陽气来复而发热,不但厥回,而且腹泻亦必自止。从陰陽胜复的机制来看,确实是最好的转归。但是陽气来复亦不能太过,如果太过,又会发生其他病变。本条后半节就是说明陽复太过的两种变症,一是邪热熏蒸,迫液外泄则汗出,上灼咽喉则咽痛喉痹;二是邪热内陷,故无汗,损伤下焦血分,故下利脓血。这两种变症有上下、气血的不同,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所以又指出“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以示病机各有侧重。

【原文】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①。

【注释】

①口伤烂赤:口舌生疮,红肿糜烂。

【译文】

伤寒病,一两日至四五日,如四肢厥冷的,厥冷前必曾发热。如先前发热的,其后必然会出现四肢厥冷,厥冷程度严重的,郁伏的热邪就深重,厥冷程度轻微的,郁伏的热邪也就轻微。这种厥逆,是由于热郁于里,所以治宜泻下法,如果误用汗法,势必导致口舌生疮、红肿糜烂等变症。

【评析】

本条讲热厥的辨证要领、治疗原则及误治的变症。

文中“厥者,必发热”与“前热者后必厥”是以发热为例,说明热厥的辨证要点,四肢虽冷,必伴有其他热症。关于“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提示热厥的轻重与热郁的程度成正比,四肢厥冷愈甚,表明热邪郁伏愈深;四肢厥冷较轻,热邪郁伏亦轻,这对热厥辨证,尤有价值。

厥应下之,乃是热厥的治则,然而所谓下之,不应理解为单纯的攻下,当包括清泄在内,承气或白虎,皆可随症选用。

热厥为热邪郁伏于里,故不可发汗,此为热厥的治疗禁忌,假使误汗,则伤津助热而邪热更炽,火势上炎,可能导致口伤烂赤的变症。

【原文】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译文】

伤寒病,四肢厥冷五天,发热也是五天,若到了第六天,四肢厥冷应当再现,若不出现四肢厥冷的,则会自行痊愈。这是因为四肢厥冷总共只有五天,而发热也是五天,四肢厥冷与发热时间相等,陰陽趋于平衡,故得知会自行痊愈。

【评析】

本条讲厥与热相等,为病自愈之候。

病在厥陰,陰寒胜则必厥冷,然而盛极必反,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陰极则陽生,当陽气来复之时,正气胜邪而病机向外,陽气外张,则可转为发热。如果正气内怯,则病邪入里,陽气衰退,又复转为厥冷。本条正是依据厥、热时间的长短来预测病势进退的。例如陰胜的厥冷为五日,而陽复的发热亦为五日,到了第六日没有再次厥冷,乃热与厥时间相等,是为陰陽平衡,故为自愈之候。

【原文】

凡厥者,陰陽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译文】

所有厥症,都是由于陰气和陽气不能相互地顺利交接,便会发生厥症。厥的主要表现为手足逆冷。

【评析】

本条讲厥症总的病机与临特征。

凡厥,泛指许多厥症,不是单指寒厥、热厥,他如蛔厥、痰厥、水厥、冷结关元之厥等都包括在内。这许多厥症,成因尽管各别,但其病机总不外乎陰陽气不相顺接。而陰陽气不相顺接,必然手足厥冷,因此,手足厥冷又是各种厥症的共同特征。厥冷是逆而不顺的表现,所以又称为手足逆冷。

【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①,非蛔厥②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③,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注释】

①脏厥:内脏真陽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②蛔厥:因蛔虫窜扰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③脏寒:这里指肠中虚寒。

【译文】

外感病,脉象微而四肢厥冷,时至七八天,出现周身肌肤都冰冷,病人躁扰不安,没有片刻安静,这是内脏陽气极虚所致的脏厥症,并非蛔厥症。蛔厥症的症候,是病人有发作的心烦腹痛,让病人安静却又时而发作心烦腹痛,这是肠中有寒,蛔虫不安其位向上钻入膈内(胆道)所致,过一会儿烦痛就会缓解。进食后,又出现呕吐、腹痛而烦的,是蛔虫闻到食物气味上扰而致。此外,病人常有呕吐蛔虫的表现。蛔厥症,可用乌梅丸主治,乌梅丸还可主治久泻。

【评析】

本条讲脏厥与蛔厥的辨症以及蛔厥的治法。

脏厥与蛔厥,都可见到脉微肢厥,但预后迥然不同,脏厥的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蛔厥则预后较好,必须明确区分。脏厥的厥冷程度严重,不但肢冷,而且周身肌肤俱冷,良由真陽极虚,脏气垂绝,病人躁扰而无一刻安宁;蛔厥的厥冷程度较轻,虽然脉微肢厥,却无肤冷,由于肠寒而胃热,蛔虫不安而向上窜扰,病人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并且有吐蛔的病史,足资鉴别。这种蛔厥属于上热下寒,所以治宜苦酸辛寒热并用的乌梅丸,此方功能清泄上热温脏安蛔,所以能主治蛔厥。

乌梅丸方

乌梅二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原文】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译文】

外感并邪热郁遏较轻,四肢厥冷轻微,病人仅指头发凉,神情沉默,不想进食,烦躁不安。经过几天,出现小便通畅、颜色清亮的,这是里热已经解除的征象,此时,病人如想进食,表明胃气已和,其病即将痊愈。若热邪加重出现四肢厥冷并见呕吐、胸胁满闷而烦躁的,此后则会出现便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热厥轻症的转归与辨证。

厥有轻重,热少厥微,当是热微厥亦微的热厥轻症,所以仅仅是指头寒。由于陽热内郁,胃气不苏,故神默默,不欲进食;陽郁必求伸,所以又烦躁不安。

病经数日之后,有转愈和转剧两种转归;见到小便利,色白,表明里热已除,陰液恢复,欲得食,则胃气亦和,因此知为转愈;如果厥冷的程度加重,并且呕而胸胁烦满,这是因陽郁更甚,而木火犯胃,胃气上逆,形成热深厥亦深,则为病势转剧。若再久延未解,势必损伤陰络,因而推断其后可能发生大便下血。

【原文】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①也。

【注释】

①膀胱关元:关元,在脐下三寸,属任脉经。膀胱关元并举,指小腹部位。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自己说胸部不觉痞痛,只是小腹胀满,用手按之疼痛的,这是寒气结在下焦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冷结关元而致的手足厥冷症。

手足厥冷之因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就寒厥来说,除陰盛陽虚与血虚寒凝以外,还有属于寒邪内结、陽气不得外温四肢而致。本条就是寒邪内结的厥逆症,但是寒结部位有在上在下之异,必须进一步辨证。

本症是通过问诊与腹诊结合而作出诊断的,“言我不结胸”与“小腹满”,是从问诊而得,按之痛则属腹诊,前者知病位在下,后者知病情属实,于是得出“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既然是下焦冷结,还应伴有小腹喜温怕寒、小便清长、苔白脉迟等症。原文虽未出治法,但根据病机,当不外温陽祛寒,如外灸关元、气海等,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一类方剂。

小腹满按之痛,并不止此一病,而原文叙症简略,所以在辨证上,还须进一步比较鉴别,如小腹满,按之痛,小便利,是膀胱蓄血症,病在血分,必有如狂之象;小腹不痛,小便不利者,是膀胱蓄水症。病在气分,津不敷布,必有口渴;手足热,小便赤涩,是热结膀胱症;唯见手足冷、小便清白,才是冷结膀胱关元的症候。总之,临上必须参合脉象、舌苔等多方面情况,才可确实诊断,绝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症状。

【原文】

石花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译文】

外感病,发热四天,四肢厥冷仅只三天,又发热四天,四肢厥冷的时间少而发热的时间多,疾病理应痊愈。若到了第四天至第七天,发热仍不退的,是陽复太过,热伤血络的缘故,必致下利脓血。

【评析】

本条讲厥陰病陽复与陽复太过的病势推断。

根据陰陽胜复之理,厥陰病热多于厥,为陽复陰退,陽能胜陰,故预断为其病当愈。但是,当愈不等于必愈,必须是热不久自罢,方是向愈之征;假使热持续不除,则属陽复太过而偏亢,这时不仅病不会愈,还会出现其他病变,如内伤陰络,即有发生便脓血的变症。

【原文】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陽气退,故为进也。

【译文】

伤寒先厥冷四日,而发热仅有三日,接着又厥冷五日,这是病势在进展。因为寒多热少,表示陽气衰退,所以说是病情进展。

【评析】

本条讲厥多于热,为病进。

【原文】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陰①,厥不还者,死。

【注释】

①灸厥陰:灸厥陰经的孔。张令韶谓可灸厥陰经的行间和章门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时,脉微,手足厥冷,烦躁不安,应当急灸厥陰的经。若灸后四肢厥冷仍不转温的,属死症。

【评析】

本条讲寒厥治以灸法而厥不回者为死候。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为陰盛陽衰,烦躁乃虚陽勉与邪争。症势相当严重,是时恐汤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回陽,以散陰邪而复陽气。灸后手足转温,表明陽气来复,尚有生机;若手足仍不温暖,则是陽气已经断绝,故为死候。

此条只出灸法,未及汤剂,若论药物治疗,当不外温经回陽,如四逆汤之类。在用灸法的同时,加服汤药,更有助于陽气的回复。

【原文】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译文】

伤寒病,发热,腹泻,手足厥冷,假使再见到躁扰不能安卧的,是死候。

【评析】

本条讲陰极陽越的死候。

厥陰虚寒症,见到发热,一般为陽复之征,但也有属于虚陽浮越之象,必须具体分析。陽复发热,则厥回利止。本症虽发热而厥利依然,可见不是陽复而是陰盛陽浮,加之躁不得卧,表明陽气将绝,所以为死候。

【原文】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译文】

外感病发热,腹泻十分严重,四肢厥冷一直不回复的,为陽气脱绝的征象,属死候。

【评析】

本条讲陰竭陽绝的死候。

【原文】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无陽①故也。

【注释】

①有陰无陽:只有陰邪而无陽气。

【译文】

伤寒病六七日,本来并不腹泻,以后忽然发热腹泻,同时汗出不止的,属于死候,因为陰邪独盛,陽气亡越,所谓有陰无陽故也。

【评析】

伤寒六七日,不利,指手足虽厥冷而不下利,说明原来病情不甚严重。从忽发热来看,可知六七日间也没有发热,六七日后,忽然发热,而又下利,且汗出不止,是病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根据发热,似为陽复之象,但是陽复不应有下利与汗出不止,足证病势不是减轻而是趋于严重。

凡先有厥逆下利,后见发热,而利自止的,多为陽气回复,寒邪渐散的欲愈之候。现发热与下利,同时并见,这种发热,就不是陽气来复,而是陰邪太甚,真陽外亡的表现。由于陽虚不能卫外,腠理失却固密,所以汗出不止。因为汗出不止,则陽气尽脱,故为死候,所谓有陰无陽,即是病机特点的概括。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①,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②,下之死。

【注释】

①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②亡血:陰血亏虚。

【译文】

外感病五六天,无结胸症的表现,腹部柔软,脉象虚软而又四肢厥冷的,这是血虚所致,不能用攻下法治疗,若误用攻下,其血则更伤,可导致死亡。

【评析】

本条讲血虚致厥的辨证及其治禁。

伤寒五六日,如邪热传里,与痰水结于胸膈,则成结胸,其人必心下坚满石硬,或连及少腹,痛不可近,其脉亦当沉紧。若热邪结聚于肠胃而成里实,其脐腹必当胀满而疼痛拒按。今胸部无结胸见症,腹部亦按之柔软,加之脉见虚弱,可知里无实邪结聚,其脉虚肢厥,是由于陰血亏虚,不能荣养于四肢的缘故。此种厥冷与陽气被郁,热深厥深的肢厥,判若天壤。里实的厥逆,须用攻下,其脉必沉实有力,同时必有潮热、腹满痛等见症;本症的厥逆,虽亦可能有大便秘结,但非燥屎壅滞,而是因肠中枯燥,失却濡润所致,所以没有腹满硬痛、潮热等症象,而脉虚无力,腹部柔软,故不可用攻下治疗。本症与陽微陰盛的厥逆亦有不同,陽微陰盛的厥逆,每兼下利,其治疗着重于回陽救逆。

【原文】

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译文】

热而四肢厥冷,到第七日又发生腹泻的,为难治。

【评析】

本条讲邪盛里虚者,难治。

本条为陰寒内盛,陽气外浮而呈现的发热厥利。

【原文】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促而四肢厥冷,治疗可用温灸法。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虚厥逆而脉促的,可用灸法。

本症的脉促与手足厥冷同时并见,乍看起来脉症似乎不相符合。如谓脉促属于陽盛火亢,则手足厥冷,当是热厥的症候。既是热厥,则不能采用灸法治疗。

【原文】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病,脉象滑利而手足厥冷的,是为里热所致,应当用白虎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厥的脉象与治法。

厥有寒厥和热厥之分,症状亦有先厥后热与先热后厥之异。“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即为寒厥,其具体症状除文中所述外,必兼有脉微细、小便清长、苔白、口和等脉症,故当以温药治疗。本条厥冷而见脉滑,可以断定厥的质不属虚寒而属实热,因为热邪深伏于里,陽气反而不达四肢,故手足厥冷,与“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的机转是一致的。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译文】

手足厥冷,脉象很细,好像要断绝一样的,主治用当归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寒凝致厥的症治。

本症的手足厥冷,是血虚寒凝,不能荣于脉中,所以脉细欲绝;四肢失于温养,所以手足厥寒。假使不是脉细欲绝,而是脉微欲绝,那就不是本方所能主治,必须用通脉四逆汤,着重回陽救逆。本症大多因平素血虚,外感寒邪,气血被寒邪所遏,流行不能通畅所致,故用当归四逆汤以养血益营,温通血脉。

当时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译文】

若病人体内素有寒饮停滞,而又见上症的,治疗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评析】

本条讲血虚营寒兼有寒饮的治法。

本条紧接前条诸症,假使患者平素有久寒或寒饮宿疾,在使用当归四逆汤时,应当再加入散寒涤饮降逆温中之吴茱萸、生姜以治其久寒,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张锡纯谓“内有凝寒,重加吴茱萸、生姜,温通经气”,并辅以清酒,扶助药力,散久伏之寒凝。根据临所见,本症常兼有巅顶痛、干呕、吐涎沫,或寒疝症瘕等症状。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原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释】

①内拘急:腹中挛急不舒。

【译文】

大汗淋漓,而发热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见腹泻、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陰盛陽亡的征象,主治用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陽虚陰盛寒厥,表虽未罢,亦当急温其里。

大多数注家皆认为本条症候是陰盛于内,陽亡于外。大汗出而热不去,是邪气不从汗解,陽气反从汗亡。陽气外亡,则经脉失却温煦,于是内则腹中拘急,外则四肢疼痛。陽虚寒盛,所以同时伴有下利、厥逆而恶寒。治当破陰回陽,故用四逆汤主之。细看原文内容,并不尽然。从“热不去”来看,表明是原有症而不是续发症,当然原有症的质也能改变,但是与“恶寒”联系起来分析,陽气外浮不应有恶寒,现在热不去仍有恶寒,可见当是表症未罢。即所谓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大汗出,一方面邪不去而表症仍在,一方面陽气大伤,因而发生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等变症。其次,如果发热为陰盛陽浮,则应当用通脉四逆汤,而非四逆汤所能胜任。既然热不去不是虚陽外浮,而是表症未罢,何以不先解其表,却用四逆汤温里?这在论中已有先例,如“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由此可见本条是表里同病先里后表的治疗方法。

【原文】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译文】

因大汗出,或严重腹泻,而手足厥冷的,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误治而致陽虚厥逆的治法。

大汗大下,皆能使陰液亏乏,陽气耗损,严重者,每多导致亡陽。如“太陽篇”中“太陽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即是因过汗而陽虚液脱。又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救里宜四逆汤”,是因误下而陽虚下陷。本条因汗下太过,陽气外亡而致手足厥冷,所以亦用四逆汤急救回陽。

【原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①结在胸中②,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释】

①邪:这里指停痰食积等致病因素。

②胸中:概指胸胃。

【译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忽然出现紧象的,这是实邪结在胸中所致,应有胸脘部胀满不适,虽然饥饿却不能进食等症状,治疗当用涌吐法,可用瓜蒂散。

【评析】

本条讲脉乍紧是因胸中实邪阻滞,陽气不得四布所致,故宜瓜蒂散涌吐。脉乍紧为邪结,如热痞症的脉浮而紧,紧反入里,则作痞;大结胸症的脉沉而紧,皆属于邪结。

【原文】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①,必作利也。

【注释】

①水渍(zì)入胃:此处胃实指肠,即水饮渗入肠中。

【译文】

伤寒病,四肢厥冷,而又心下悸动,是因水饮所致。应先治其水饮,当服茯苓甘草汤,然后再治其厥。如果不这样,则水饮浸渍渗入肠中,必致发生腹泻。

【评析】

胃虚水停致厥的症治。

厥冷的原因很多,有因热、因寒、因血虚、因陽微等不同,治疗时必须针对这些致病的因素,才能获效,所谓不治其厥而厥自治。本条肢厥是因胃有寒饮,陽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所致,故除厥逆而外,尚有水气凌心的心下悸可资佐证。《金匮·痰饮咳嗽篇》也有“水停心下,甚者则悸”的记载。厥与心下悸并提,就是“水厥”的辨证眼目。肢厥由于水气,自应先治其水气,水去则厥自愈,所以用茯苓甘草汤温胃散水,而不用其他治厥方剂,这是治病必求其本的又一范例。假使不知先治其水,就违反了治病求本的原则,不仅不会收效,水气势必下渗入肠,而续发下利。因此,先治其水,不但水去厥除,而且寓有防患未然的积极意义。

【原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①不至,咽喉不利②,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释】

①下部脉:尺脉而言。亦有称足部脉。

②喉咽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译文】

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后,出现寸部脉沉而迟,尺部脉不现,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唾吐脓血,腹泻不停的,属难治之症,主治用麻黄升麻汤。

【评析】

本条讲邪陷陽郁、寒热错杂的证治。

病至六七日,邪气已当传里,若表邪犹未尽解的,仍应解其表邪,如表解而兼有里症的,则当攻其里,这是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设不先解表而径用攻下,其病不仅不除,反致正气益虚,邪气内陷。本症即是大下后的变症,手足厥逆,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颇似陰盛陽虚,然而陰盛陽虚,不应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等症。据症析脉,就可断定这种脉的变化是邪陷陽郁的缘故,陽气内郁不得外达四肢,所以手足厥冷。下后陰陽两伤,陰伤而肺热络痹,故有咽喉不利,唾脓血的上热症;陽伤而脾寒气陷,故有泄利不止的下寒症。本证邪陷陽郁,肺热脾寒,治热则碍寒,治寒则碍热,泄实则碍虚,补虚则碍实,故曰“难治”。针对这样复杂的症候,只有复方才能胜任,症情虽然复杂,但毕竟有其主要方面,邪陷陽郁就是病机的重点,所以治以发越郁陽为主,兼清肺温脾,滋养营血的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今尽,汗出愈。

【原文】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译文】

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若腹内有气转动下行趋向小腹的,这是即将腹泻的先兆。

【评析】

本条说明欲作下利的先兆。

在下利将作之先,其腹中之气,必有下趋之势,且发辘辘之声,其腹痛亦是随气向下,因此,为即将下利之兆。所谓四五日,乃假定之期,此时病者如里陽不足,陰寒转甚,水谷不得正常运化,即会下趋为利。

【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注释】

①寒格:上热为下寒所格,致饮食入口即吐,故称“寒格”。

【译文】

伤寒病本因虚寒而腹泻,医生又误用吐、下的方法治疗,以致中焦虚寒更甚,反而格热于上,因之吐泻更加厉害。假使饮食入口即吐的,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误治形成寒格的变症及其治疗。

本自寒下,是追溯治疗以前的病情,原有下寒上热症候,从条文中“寒格,更逆吐下”来看,正说明致误的原因,所以,单就下寒来解释是不确切的。“若食入口即吐”,是辨证的关键,王太仆说:“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据此可见此症不仅肠寒下利,而胃热气逆尤重,所以治取苦寒重于辛温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本症与戴陽症虽然都是下寒上热,但病机完全不同。戴陽症是下真寒而上假热,本症是下真寒而上亦真热,而且以上热为主。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译文】

虚寒腹泻,有轻微发热,口渴症状出现,且脉象弱的,是邪气已衰,陽气来复,预示疾病即将痊愈。

【评析】

本条讲陰盛下利将愈的脉症。

本条下利是虚寒症,所以当出现微热而渴时,即为陽复之兆。脉弱又表明邪势已衰,脉症合参,故知病将自愈。

【原文】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译文】

腹泻脉数,并有轻度发热汗出的,病即将痊愈;假使又见脉紧,为病仍未解。

【评析】

本条讲寒利将愈的脉症及未解的脉象。

【原文】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陰负趺陽①者,为顺也。

【注释】

①少陰负趺陽:少陰即太溪脉,趺陽即冲陽脉。少陰负趺陽,谓太溪脉小于趺陽脉。

【译文】

豆瓣还陽腹泻,手足厥冷,无脉搏跳动的,急用灸法以回陽复脉。若灸后手足仍不转温,脉搏跳动仍不恢复,反而微微喘息的,属于死候。若足部的太溪脉和趺陽脉仍有搏动,而趺陽脉大于太溪脉的,为胃气尚旺,属可治的顺症。

【评析】

本条讲厥利无脉,灸后的两种转归。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与“少陰病篇”中“利不止,厥逆无脉”颇同,但彼由陰盛与陽药格拒而致,尚伴有“干呕烦”等症,本条无格拒之因,可见症情尤为严重,是时用汤药来挽救其陽,恐怕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如果灸后厥回脉还,就可转危为安。如果灸后手足依然不温,脉象依然不见,反而增加微喘,是陽竭于下,气脱于上,多属死候。假使未发生微喘,手腕部脉虽未还,只要足部脉未绝,尚有转机,尤其是趺陽脉胜于太溪脉,症势虽然严重,仍有治疗的余地,所以说,“少陰负趺陽者为顺也”。少陰负趺陽,为什么为顺?因为趺陽为胃之经脉属土,太溪为肾之经脉属水,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少陰脉负于趺陽脉,表明胃气尚好,则生化有源,即所谓“有胃气则生”。

【原文】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译文】

腹泻反而见到寸脉浮数,尺部脉独涩的,大便必下脓血。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可能发生便脓血的变症。

虚寒下利,脉象应该沉迟,今反见浮数,这有陽气来复、陰症转陽与陽复太过,由寒变热的两种可能,本条何以不属自愈之候,而是推断必便脓血,其主要依据是尺中自涩,因尺脉涩是热伤下焦血络,血脉淤滞不畅的反映,由于陽热内伤陰络,血被热蒸,腐化为脓,所以会有便脓血。如果联系“热不除,必便脓血”,则本条还当有发热持续不退的症状,脉症合参,诊断才能更加准确。

【原文】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译文】

腹泻完谷不化,多属陰盛陽衰,此时,即使兼有表症,也不能发汗解表,若误发其汗,则会转变为腹部胀满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虚寒下利兼表,误汗的变症。

下利清谷为陽虚寒盛,主要是脾肾陽虚而水谷得不到蒸腐。从“不可攻表”四字来看,可知本条一定兼有表症。由于陽虚陰盛,即使兼有表症,也不可治表,在“太陽篇”里已经指出里虚挟表的治疗原则,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的条文参看,其理自明。若误用发汗,汗出则陽气外越,里陽益虚,陽虚气滞,则腹部胀满。

【原文】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①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释】

①下重:门部有重滞之感。

【译文】

下利而脉沉弦的,多有后重的感觉;若脉象大的,是腹泻还在继续发展;若脉象微弱而数的,是腹泻将要痊愈,虽然发热,也不会有危险。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判断下利的预后。

下利而有里急后重,这是痢疾的特征。如果是一般腹泻,大多泻下如注,肠鸣腹痛,泻后觉松,绝无下重的感觉。本条的主要神是从脉象上讨论痢疾的症状和预后。下利属里症,沉脉主里,为脉症相得,而弦脉主痛,李士材说:“沉弦内痛。”下利脉沉弦,为邪结在里,由于大肠气机壅滞,所以部下重。脉大是邪势方张,《素问·脉要微论》说:“大则病进。”所以说“脉大者为未止”。关于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这是正复邪退的脉症。

【原文】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①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②,下虚③故也。

【注释】

①郁冒:郁闷眩冒,乃虚陽奋与邪争,邪将从汗解的先兆。

②其面戴陽:病人的面色发红,红色为陽,犹如陽气戴在上面,故称戴陽。

③下虚:下焦虚寒。

【译文】

腹泻食物不化,脉象沉而迟,病人面部微发潮红,体表轻度发热,这是下焦陽虚陰盛,虚陽上福若病人四肢厥冷轻的,则陽虽虚而不甚,陽与陰争,故眩晕昏冒、随之汗出而病解的现象就一定会出现。

【评析】

本条讲利戴陽轻症,兼微邪郁表,可郁冒汗解。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虚寒症无疑,但脉不微细,手足微厥,表明陽虽虚尚不太甚,结合面少赤,身微热,因知兼有轻微的表邪,还有汗解的可能。不过,陽气毕竟已虚,所以汗解之前发生郁冒,这是正气蓄积力量与邪剧争的反映,正胜邪却则得汗而解。“其面戴陽,下虚故也”,就是对郁冒汗解机制的说明。

郁冒,不仅头目眩冒,还有郁滞烦闷的感觉,与时时自冒者死的昏冒不同,昏冒是不会有郁滞烦闷的感觉的。简言之,郁冒为正与邪争,昏冒为陰竭陽脱。本症可能汗解,是陽虚未甚,如果陽虚至极,决不会汗出而解,而是汗出随亡。

【原文】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译文】

下利脉数而口渴的,即将自然痊愈,假使不愈,可能发生大便脓血,这是因为里有热邪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陽复太过之便脓血症。

虚寒症最喜陽复,但陽复不能太过,太过又会产生新的病变。本条下利脉数口渴,是为陽气复,所以有自愈的趋势。下利而陽气恢复,固然是向愈的佳兆,但陽复太过,又往往因陽亢而致伤陰,热伤下焦血络,从而酿成便下脓血的变症。

【原文】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①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注释】

①晬时:一昼夜的时间。

【译文】

腹泻频剧,一时摸不到脉搏,手足厥冷,经过一昼夜,脉搏恢复,手足转温的,是陽气恢复,尚存生机;若一昼夜后脉搏仍不恢复的,则没有了生还的希望。

【评析】

本条讲下利后脉绝肢冷,决死生于晬时之后。

本条所谓下利后脉绝,当是指急剧的暴泻,津液骤然过度损失,陽气一时脱绝,以致手足厥冷与脉伏不见。这种病症,属于暂时的暴脱,所以经过晬时之后,陽气尚有来复的可能。如果陽气得复,而肢温脉还,即有生机;如果厥仍不回,脉仍不起,则为死候。它与久病的肢厥脉绝,为真陽磨灭殆尽者不同,应当明辨。

【原文】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①者,死。

【注释】

①脉反实:实,谓脉来坚实有力,多见于大实症。虚症而见脉实,所以说反。

【译文】

伤寒脉泻,一日十多次,脉搏反实而有力的,为死候。

【评析】

本条讲症虚脉反实的,预后不良。

虚寒质的下利,脉当微弱无力,下利日十余行,说明陽虚程度较甚,反而出现脉实,不仅是邪盛,而是胃气败绝的征象,无胃气则死,故断为死候。

【原文】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译文】

腹泻完谷不化,发热、汗出而四肢厥冷,症属里真寒、外假热,主治宜用通脉四逆汤。

【评析】

本条讲真寒假热,陽气外亡的治法。

本症里寒外热,即里真寒而外假热,下利清谷,肢厥。本症汗出而虚陽将脱,症势十分危急,故用通脉四逆汤以招纳亡陽。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译文】

热症下利,里急后重的,用白头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厥陰热利的主症及治法。

本条叙症甚简,仅言“下重”一症,《巢氏病源》曰:“此谓今赤白滞下也,令人下部疼重。”因此,本条的热利,应该作热痢看。痢疾,古称“滞下”,《内经》谓之“肠癖”,所下赤白黏冻,带有脓血。由于热邪下迫,所以部坠重。就病机来看,主要是肝经湿热,所以治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两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原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译文】

虚寒腹泻,腹部胀满,身体疼痛的,是表里皆病,应当先温里寒,而后再解表邪。温里宜用四逆汤,解表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虚寒下利兼表,治应先里后表。

《伤寒论》内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大法,一般应先表后里,但里虚寒较甚而兼有表邪的,又当先温其里,后攻其表,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就是最明确的一例。从彼例看,本条下利也应是下利清谷,腹胀满则是脾胃陽气衰微。

【原文】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译文】

下利症,见到口渴要喝水的,是里有热的缘故,用白头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渴欲饮水是热利辨证的另一依据。

厥陰病是寒热错杂的症候,所以厥陰的下利,有寒症、热症之分。由于陰寒盛者,必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如得陽复厥回,利亦必自止。由于陽亢热盛,灼伤血分,则便下脓血,里急后重,成为热利。但也有虚寒下利,因陽复太过,以致陽气过亢,热反不除,热伤血分而变成热利的。

口渴为热,是言其常,也有属于下焦火衰,不能蒸腾津液上达而口渴,如少陰病的“自利而渴”,所以辨证中还应结合小便的清长与短赤,清白为寒,短赤为热。当然饮量的多少,是喜冷饮,还是喜热饮,也有助于鉴别。

【原文】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译文】

腹泻并见谵语、腹部硬痛的,是肠中有燥屎阻结,治疗可用小承气汤。

【评析】

本条讲热结旁流下利的症治。

四方麻下利而复有燥屎,此为热结旁流之症。其所泻下的粪便,必不是清谷,而是清水,气味必秽浊难闻,与“少陰篇”中“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的病理机转近似。本条仅提出谵语一症,作为里实的辨证眼目,是不全面的,还必须结合其他脉症,如脉沉实,腹部胀痛,潮热,舌苔黄燥,小便黄赤等,因证势尚不太急,所以治以小承气汤,里实一去而谵语下利自止。

【原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译文】

腹泻以后,更加心烦,胃脘部按之柔软的,这是虚烦的症候,宜治以栀子豉汤。

【评析】

本条讲下利后虚烦的辨治。

下利后心烦更甚,可见原来就有心烦,提出按之心下濡,乃表明内无有形实邪,而是无形之热内郁,所以断为虚烦,而治以清宣郁热的栀子豉汤。栀子豉症证的主症如心中懊、胸中窒等已载于太陽、陽明篇,本条补充出“按之心下濡”,不仅有助于虚烦的诊断,更可加深对虚烦含义的理解。

【原文】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译文】

病人,宿有呕吐的,若是内有痈脓而引起的,不应见呕而止呕,应解毒排脓,脓尽则呕吐自然痊愈。

【评析】

本条讲痈脓致呕的治禁。

凡是因为内部痈脓而引起的呕吐,不可强止其呕吐,因为这种呕吐是机体驱除痈脓的反映,呕吐正是痈脓的出路,痈脓尽出,则呕吐自然而止。本条理论的实践意义,示人治病必求其本,并且必须因势利导,虽然未出治法,但从“脓尽自愈”一语来看,不难得出应以消痈排脓为主,如果强止其呕,不但呕不会止,必然酿成无穷的后患。

【原文】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译文】

呕吐而脉弱,小便反而清利,身上有轻度的发热,如果又见到手足厥冷,这是难治的症候,可用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陰盛陽虚呕逆的辨治。

呕而脉弱,为中虚而胃气上逆,小便复利,是下虚肾气不固,身有微热而厥冷,则微热决不会是陽复,而是虚陽浮越。此症寒逆于上,陽虚于下,陰盛于内,陽浮于外,所以难治。但毕竟以陽虚陰盛为主,故以四逆汤主治。

【原文】

干呕,吐涎沫①,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释】

①吐涎沫:吐出清稀涎沫。

【译文】

干呕,吐涎沫,头痛的,是肝寒犯胃、浊陰上逆所致,主治宜用吴茱萸汤。

【评析】

本条讲肝胃虚寒,浊陰上逆的症治。

由于寒伤厥陰,下焦浊陰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陽之位,厥气上逆,以致产生干呕、吐涎沫、头痛等症。这里须要明确的,所谓吐涎沫,是吐出清涎冷沫,与痰饮不同;其头痛大多在巅顶部位,与三陽经头痛有别。前者是厥陰寒邪于胃,胃陽不布,因此产生涎沫,随厥气上逆而吐出;后者因厥陰的经脉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陰寒之气能够随经上逆而为头痛。太少二陰均无头痛,独厥陰具有,就是这个缘故。然而桂枝汤症也有头痛干呕,似与本症相同,其实毫无同处。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呕吐而见发热的,主治可用小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厥陰转出少陽的症治。

厥陰与少陽相为表里,少陽病进,可以转入厥陰,厥陰病衰,也可转出少陽。此条列于“厥陰病篇”,且症见呕而发热之少陽症,故谓厥陰转出少陽也。然此症与陰盛陽虚气逆之呕迥异,所以此症出“厥陰篇”,亦有利于鉴别辨证。

【原文】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译文】

伤寒病哕逆而又腹部胀满的,应察看病人的大小便,是哪一方面不通利,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病就可以获得痊愈。

【评析】

本条讲实症哕逆的施治原则。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